
《猫福》
产品名称: 《猫福》
申报个人: 韦星屿
非遗元素及介绍:
白族扎染技艺是云南省大理市地方传统纺织品染色技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扎染一般以棉白布或棉麻混纺白布为原料,染料主要是植物蓝靛(云南民间俗称板兰根)。
产品简介:
《猫福》系列的设计将云南鹤庆瓦猫怪诞奇特的美感同现代消费者热衷“萌”相融合,在保留瓦猫夸张的脸部效果的同时对瓦猫的造型进行处理,将重点放在了瓦猫的头部造型,保留瓦猫大嘴大眼的特色,将“吞金屙银”的传说融合成瓦猫口中的一枚金钱,具有招财进宝,趋吉避凶的美好祝愿。
制作工艺上将以白族扎染工艺为基础,扎染布料作为猫福玩偶的外包,采用渐变染、夹板染、蓝染和传统的毛虫纹等相对简洁的纹样制作扎染布料,通过染色次数的多少得到不同纯度的蓝色来形成对比,以求达到简单现代又民族特色浓郁的效果。
大理白族扎染工艺作为大理极负盛名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通过扎染与瓦猫结合的产品输出,将两个工艺推向更广阔的市场,有利于这两个工艺的传承和发展。
产品亮点:
非遗需要创新,因此我希望对非遗的文化内涵和表现形式有新的延伸,在继承传统价值的基础上通过文化的新变化为非遗树立新的形象。
一方面在调研中发现,现有很多非遗工艺的玩偶要么只是根据大众的审美选择一个造型,要么完全继承传统没有创新。市场上大理白族的扎染大多用现有的扎染布做简单的拼接,只是将常见的玩偶换了一种布料,并没有体现出扎染的价值以及扎染背后的地域文化,如同无源之水。
另一发面瓦猫作为云南传统民居的特有风俗,它的生存环境遭受了巨大的改变,现代文明的冲击影响了它的传承。但是它着怪诞新奇的美感,极富视觉冲击力,符合现代人生活中要求的趣味性。
白族扎染作为大理最富有名气的旅游产品,我试图通过扎染与瓦猫结合的产品的输出,将这两个工艺推向更广阔的市场,具有一定的宣传意义,有利于这两个工艺的传承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