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瑶花”美育教辅系列产品之一《挑花高手成长记》

项目名称: “花瑶花”美育教辅系列产品之一——《挑花高手成长记》美育软件

申报机构:  湖南大学设计艺术学院

非遗元素及介绍:
        花瑶挑花是湖南省隆回县瑶族女子中流传的一种独特的手工艺,隆回瑶族因女子筒裙上装饰有艳丽的挑花而被人称为“花瑶”。2006年,花瑶挑花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18年,入选第一批国家传统工艺振兴目录。
产品简介:
       项目针对湖南省隆回县的花瑶族非遗手工艺的学习和传承问题,为7-12岁乡村儿童设计了贴合当地非遗手工艺学习的线上美育软件《挑花高手成长记》。实地考察发现,当地有较为完善的数字化学习硬件设备,但却配套的美育软件,使得数字化教学设备的利用率很低。当地的支教老师没有系统的美育教学方法和教辅资源,使得当地儿童身处在瑰丽民族文化环境之中,却没有系统规范的美育环境。项目通过将复杂的花瑶挑花进行拆解、重构,用简单有趣的方式让当地乡村儿童通过趣味交互软件,更快、更有效的学习花瑶挑花和当地民族文化。教育游戏包括挑花学习、挑花民族故事、挑花作品创作等多个模块,用当地的传统习俗和民族故事作为故事线贯穿整个学习过程,并结合当地儿童的生长环境,设置不同的挑战任务,增强当地儿童学习过程中的生活带入感和文化氛围,寓教于乐,学习传统手工艺,潜移默化的传递传统文化故事。

产品亮点:
       国内对于文化创意产品的开发大多停留在对表层民族图案的输出,在文化教育和非遗手工艺学习方面,仍有较大的创造空间。
项目以游戏化学习行为转换为理论基础,创造出以花瑶非遗手工艺学习为核心的花瑶非遗手工艺教育品牌。通过社会调查法(开放式访谈、问卷调查)、文献分析法、比较分析法(比较传统知识学习与非遗手工艺知识学习的异同点)、对照实验等多种方法,项目通过实践总结出游戏教育在非遗手工艺学习的设计模型,对手工艺学习类的产品开发有新的指导和借鉴价值;同时,软件用寓教于乐的方式,将复杂的手工艺学习过程重新拆解、构建,用孩子们容易接受的方式,将传统手工艺重新带入到他们的世界,让孩子们从内心喜欢属于自己民族的手工艺文化,从小培养当地儿童对本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和文化自信力。
通过展览和设计测试的反馈得知,《挑花高手成长记》在帮助当地儿童和城市儿童对花瑶挑花的学习有显著的指导作用,并能提升儿童对花瑶挑花的文化求知欲和文化认同感。同时,该项目获得包括中国教育报在内的多家媒体报道和多项奖项认可。该项目在花瑶民族的非遗手工艺的学习和文化引导方面有较为显著的实用价值,同时具有较大的开发和推广价值。